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基层干部晋升,敢问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9-06-12 13:03:16 来源:人民论坛网

长期以来,基层干部受编制和职数限制,晋升空间较为狭窄。有些干部觉得上升无望,便有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态,在工作中消极怠工;一些年纪较大的干部则有熬资历的心态,在工作中危机感不强。

如何打破基层干部上升“天花板”?如何让基层干部晋升有盼头、经济有甜头、工作有劲头?跟着思响哥一起听听基层干部的心声和对策!

整理 | 人民论坛记者 李一丹

请给外地人一个提拔晋升的机会

小李是外地人,2013年通过省考来到X镇工作,和很多到基层工作的年轻大学生一样,小李揣着一腔热血投身农村。一直以来,小李每天单位、农村、宿舍三点一线,想着在基层干出一番事业,为的是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和参加工作时的抱负;但是最近小李工作上总是不在状态,没了激情,甚至平时从不抱怨的他嘴上多了些怨言。

经打探才知道,在X县的最新人事任免中,和小李一起工作的同事都被提拔了,只有小李还没有动静,办公室两个同事都开玩笑说“小李,看来要安排美差给你,对你另有重用。”说完之后都斜眼一笑,仿佛在暗示着什么。听完同事的话,小李走出了办公大楼,看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长叹一口气。其实小李心如明镜,自己一个外地人在这里没有多大“市场”,自己一没关系二没背景,想提拔那可谓是“九九八十一难”,就算提拔也要等排队。

看到小李不在状态,作为老乡的办公室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下了班赶紧找小李谈话,希望他牢记自己的初心,不忘一名基层干部的使命。其实五年的时光也让小李知道“天花板”因人而异,在基层,本地干部早已“自带光环”,到时间就提拔现象是常态,外地干部则受排外情绪的影响,难以提拔和晋升。而这种排外情绪主要为两种:一是担心好不容易培养一个干部,如果被调走或考走,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心里的算盘打得精准;二是提拔本地人可以卖人情、拉圈子、走后门,对于仕途不仅方便别人、更方便自己。

在被提拔同事的“庆功宴”上,酒桌上大家都互相敬酒,而小李默默的回到办公室,在工作日志上写下“请给外地人一个提拔的机会”。

——云南省红河州屏边县玉屏镇人民政府 蒋志伟

“我不是那种人”

小苏作为西部某省第一批定向选调生毕业于名牌大学,主动放弃了市区和县级机关好单位,而是来到了相对偏远区县的乡镇中,一到单位好多同事就问:“小苏啊,来了乡镇你太亏了,这辈子干到死也是个正科,你和你们同学这天花板不一样,以后升迁的差距就太大了。你一定要找关系去县上党口好部门,或者赶紧调走考走,别在乡镇浪费时间。”

 

小苏说:“不至于吧,只要实干在哪儿都一样,组织都会看到的,个人也会慢慢进步的。”同事们又说:“你年轻不知道,你要工作在部委这辈子混的最差也是厅级,在省级部门至少也是处级,在市上至少也是正科起,你在乡镇这辈子就完了,小苏我们是为你好,你赶紧的找关系走吧,咱这天花板太低了。”

小苏没说什么,淡淡的回了一句“我不是那种人。”

随后一年多的工作中小苏踏踏实实地扎根基层,每天奔波于田野之间,负责着精准扶贫和基层党建得到了书记镇长的高度评价,小苏在工作中依旧很谦虚,写的许多文章发表在各级媒体上,同时也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褒奖,随着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小苏同志也被破格使用任命为正科实职。基层虽然曾被诟病于“天花板效应”,但是随着政策的出台,只要好好干活,基层干部的头顶没有天花板。

小苏还是那句话“我不是那种人。”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街道办 张宏伟

鲶鱼计划

我们镇地处城郊结合部,直接服务群众5万余人,近年来,镇机关逐渐出现“船到码头车到站”和“寻求上挂机会”的思想。为解决这些问题,镇党政领导班子制定了一套“鲶鱼计划”,充分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总体来说,这个计划分为两大块内容:一是实绩与岗位匹配,所有人员不论身份,只要工作有实绩,群众认可,通过竞聘提升一级职务,连续担任某岗位5年可以优先升职;二是待遇与岗位联系,所有工作人员年终一次性奖励直接与岗位挂钩,日常工资不再受身份限制,凡竞聘上岗的人员,不论身份情况,由镇财政补足至相应级别公务员标准。自从该计划实施后,每天我都会思考怎么样能做好工作,怎么样能获得群众认可,怎么样能提升工作实绩,因为毕竟这关系到我现在的岗位会不会被别人取代,还关系到自己的收入水平能不能提升。全镇上下在“鲶鱼计划”的激励下,奋勇向前,争先创优,经济建设和民生保障都位列全市前列。

——淮安市清江浦区委组织部 傅苠鸣

打破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发展“天花板”

畅通交流渠道。一是让边远地区工作时间长、贡献大的干部能有机会交流到县直事业单位和县城周边乡镇工作,从而实现其改变环境和改善待遇的愿望;二是让县直事业单位和县城周边乡镇有理想、有能力、有活力的年轻干部交流到边远艰苦地区乡镇工作,以便了解基层情况,使其能力得到锻炼提升;三是有计划地选派乡镇事业编干部到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国企、私企等单位挂职锻炼,拓宽乡镇事业编干部的视野和知识面。

实现同工同酬。一是尽快落实基层事业单位车补;二是因基层工作需要,安排到基层行政单位去顶岗任职的事业干部,要落实与行政编相对应的相关津补贴,不能因身份原因克扣事业编制人员津补贴。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委组织部 李安林

熨平基层干部晋升之愁

加重基层干部晋升之愁的情绪,除了基层处于“千线一针”、“千锤一钉”上下级组织体系“底座”的客观因素,另外不乏少数人为操控因素。比如,个别基层地方存在不合规定的“空降”、“外挂”等变相侵占基层提拔指标的现象;再如,极少数基层领导干部提拔推荐不公平、不透明问题;还如,有的基层注重编制、资历、年龄、“票数”等,甚至“劳苦功高”者却成了提拔晋升的“绝缘体”。如此,给原本“僧多粥少”的基层提拔晋升渠道“添堵”,进一步挤压和收缩基层干部晋升和成长空间,严重挫伤基层干部干事的激情和热情,也玷污基层风正气清的政治生态和工作良风。

一方面上级相关部门要加大对基层干部的关心和爱护,拓展激励举措、创新奖先机制,严格执行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同时转变“坐排排、吃果果”论资排辈、“唯票论英雄”等不公平、不透明选拔方式,尤其是对基层领导推荐干部情况进行严格审核把关,拧掉其中的“猫腻”和水分,确保“不错提一庸人,也不错过一能者”。

——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洪家嘴乡段官敬

落实《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

兼顾基层事业编制干部

基层现实中,同样是体制内工作,公务员身份和事业身份,在稳定系数上,还是面临着很大的差别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虽然说都拿国家工资,但是,二者之间的薪资待遇,还是有差别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保障也有很大差别,对于公务员,国家专门制定了一部公务员法,来保障他们的权益。作为事业单位员工,有些人的收入,能够得到财政统一保障,有些事业单位属于是自收自支单位,能不能拿到工资,与事业单位的效益息息相关。因此,在实施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的同时,还要考虑事业单位编制的干部,才有利于基层的稳定与基层工作的顺利开展。

——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教育党工委 贾建荣

祛除干部思想上的“天花板”

有的干部热衷“自我设计”,醉心“晋升路线图”,总是寄希望于触及“天花板”顶部,甚至捅破。然则,一旦失利、提拔无望,便会成为自己内心的一道“伤疤”,久而久之,负面心态渐渐成为了职场戾气,必将加重心态之疾。为此,组织部门当提前“把脉问诊”,诊在干部思想跑偏、道德滑坡时。也要让基层干部相信组织,主动向组织“寻医问诊”,及时纠偏,警惕滋生人未老心已老的“养老”心态,补足精神之钙,不再只想突破“天花板”,而是以“赶考”的心态先铺好“地板”。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清泉社区 唐代远

巧用“装修思维”破解干部上升“天花板”

把“天花板”吊高。在当前基层体制“既定层高”的框架内,尽可能把“天花板”吊得高一点,加大职务职级、工资待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的力度,增强基层干部“获得感”。在个别专业技术岗位,用“压边”代替“吊顶”,增加基层职称评定的“受益面”。为“天花板”增容。房屋装修,天花板后的线路设备是确保装修质量的关键。对待基层干部上升“天花板”,同样不能忽视“天花板”后的内容。要通过举办专业技能培训、高端“学访”等方式,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思想境界和素质能力,消除“心理天花板”。让“天花板”提色。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进一步理顺乡镇基层工作职责,能下放的权力尽可能下放,让基层在更多领域不光“埋头干”,还要“说了算”,增加乡镇基层“天花板”的“色块”,提升基层干部“存在感”和“舒适度”。

——山东省安丘市金冢子镇人民政府 陈真真

责任编辑:唐敏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