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

关于建设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工商联主席 李青
发布时间:2023-03-05 10:11:57 来源:中国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青海省工商联主席 李青

当今人类面临着气候变化的威胁和挑战。2022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评估报告表明,超过50%概率显示全球升温在2021年至2040年间可能达到或超过1.5℃。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全球变暖是人类活动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其中CO₂致使气候变暖原因为76%。为控制大气中CO₂浓度,国际社会普遍采取两条主要措施,一是积极做好工业的直接减排;二是持续加大森林碳汇,也称为间接减排。国务院印发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中明确提出中国面向2035年的中长期气候适应行动策略及保障措施。

青藏高原作为我国非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其高寒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对我国乃至北半球的气候系统影响巨大,是气候变化“启动器”和“调节器”,但原本“高处不胜寒”的青藏高原,正成为全球气候变暖最典型的受影响地区之一。国内气象学专家指出,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更易受全球气候变暖因素的影响。青藏高原作为全球中纬度地区海拔最高的地域,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明显,根据青海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监测公报显示,青海地表年平均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3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目前来看,随着全球温度的提升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利弊兼有,在气温不断上升的同时,青海过去半个世纪里年降水量累计增加30多毫米,缓解空气干燥,植被增多。尤其对青藏高原传统优势产业畜牧业来说,气候转暖有利于牧草生长,增加牧草产量,幼畜的成活率得到提高。但气候变暖也带来一些不良后果,最直接的影响之一是冻土消融。过去30年间,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缩减了24万平方公里,多年冻土活动层不同程度增厚,经常性冻融循环,导致高原不少公路冻土病害加剧。2022年,青海部分地区急雨不止、山洪暴发,城市内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已敲响了警钟,频频挑战着高原城市和人民安全。从长期发展来看,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不可预见的风险会越来越高。应对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趋势利弊,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是统筹城市发展与安全,降低城市运行风险,保障城市和人民安全的重要举措。

为此建议:

(一)强化理念更新。立足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国家有关部委积极开展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理念探索,从顶层设计入,科学预判城市面临的冲击(突发影响)和压力(慢性持久影响)两大气候变化风险,大力支持青海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纳入城市建设理念,支撑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

(二)开展实验实践。国家有关部委适时开展青海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研究等重大科技课题和前瞻性研究,出台支持建设的政策,全面研判和评估受气候变化风险影响,城市发展趋势和规律,探索青藏高原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新机制和路径。通过加快城市韧性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和适应性更新改造,不断提高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灾害的抵御能力。

(三)突出科技引领。围绕青藏高原气候适应性城市关键领域关键技术攻关,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设立青藏高原城市高质量发展实验室,建立健全青藏高原气候适应型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系,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关键功能量化和重大生态工程时空格局优化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四)加强监测预警。加快整合气象、水害、地震、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监测基础数据,综合利用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手段,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把灾害程度降到最低,为建设气候适应型城市提供保障。

责任编辑:理如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