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

贩卖焦虑的医美行业,谁来打破陷阱

发布时间:2020-06-17 13:13:46 来源:光明网

作者:白毅鹏

如今,整形、医美成为不少爱美人士的选择,然而定位为“社区+点评+团购”的医美App却存在贩卖焦虑、“洗脑”营销、泄露隐私等“美丽的陷阱”。

利用广告推送服务,是医美App 的盈利核心。而在营销策划过程中,此类APP往往不顾存在的医疗风险,一味推送与其利益相关的医美机构。实际上,这些被推荐的医美机构资质却良莠不齐,导致消费者陷入陷阱。不完善的售后维权、过度夸张的营销行为,都在污名化医美市场,透支行业的信任与声誉。

近年来,医美的社会包容度不断上升,使社会对整容、医美的偏见标签逐渐脱落。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医美,社会审美标准也松动“破冰”,趋向多元发展。今年两会,黄宇光委员就曾提出正面满足群众医美需求,正视整容、医美,才能更完整洞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医美需求井喷,医美行业也在发展壮大。有数据显示,我国医疗美容行业年收入已达2245亿元,3年增长率高达31.83%,2030年即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美容市场。

然而医美行业却并未迎来高质发展,除上述医美App的非法营销,行业内仍存在大量非法执业机构,导致医美致伤致残案例频发。中国数据研究中心、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发布的《中国医美“地下黑针”白皮书》显示,在“黑医美”市场,每10名医美从业者中,就有9名“黑医生”,困扰我国医疗美容行业的潜在风险因素依然很多。

医美本质是医疗行为,以医疗技术人才为支撑,只有健全医疗行业标准、储备优秀人才队伍梯队,行业发展升级才有不竭动力。随着医美行业逐渐细化,其对外科人才要求更细致,我国本就紧张的医疗人才资源,在医美领域更显匮乏。而蓬勃的消费需求,又使得非法机构疯狂涌入。这种情况下,只有正规军稳定入行,才能挤压“黑医生”的生存空间,行业水平才能源头起跳,实现“质”的飞跃。对此,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敖虎山提出,通过探索医疗美容分级管理制度,为细分服务标准“立法”,也能在保障安全标准下区分人才培养门槛,为紧张医美人才资源解渴。

推动医美事业发展,监管同样不能缺位。今年4月份多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从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规范医疗美容广告发布等方面提出要求,同时明确卫健、商务、药监、公安等部门责任,通过信息沟通,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该通知不仅从执法层面更新了此前颁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也更有针对性地对医疗广告做出了要求。

医美App作为信息聚合载体,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有意愿医疗美容整形的人群的选择,发挥着专业媒介效能。从信息竞合看,医美更需大众传播驳斥鉴伪,既要通过行业报道监督医美行业、医美广告,也要针对性供给专业信息,提高社会对医美科学认知、理性认识,推动医美向科学健全医疗观念发展。

同时,对消费者而言,要树立良好审美观念,悦纳自己形体颜值,不盲目跟风。在确定医疗美容整形时,必须擦亮双眼,从机构资质、从业人员水平、医疗器械等方面综合考察。而一旦遇到“黑医美”,就需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让不法行为曝光。

医疗美容整形行业是走向蓬勃的朝阳产业,牺牲消费者权益必然不能走向鼎盛,而一个行业若没有清高自律之风,反而浮躁短视,恶性竞争,那么必然在无序中走向自戕。医美机构只有遵照法律、提供优质服务,才能在市场之中长久立足。(白毅鹏)

责任编辑:杨锈祯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