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绿色

【精选散文阅读】怀念母亲

发布时间:2020-05-17 15:04:56 来源:中国报道

那年数九寒天,天空阴雨霏霏。劳累的母亲被一场大病击倒,再也没有醒来,带着眷恋和不舍匆匆走了,走出了我的视线,留下了我的思念。

母亲走的时候我还年少,对母亲的记忆只是一些片段。家谱显示,母亲生于上世纪20年代一个普通的吴姓贫民家庭。由于当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从小就在苦水中泡大。在封建社会里,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影响,女孩大了都要裹脚,裹脚的女性痛苦不堪,“三寸金莲”站也站不稳,走路走不快。庆幸的是,由于家族开明,父母包容,母亲逃脱了缠足的陋俗和枷锁,这对往后的劳动生活非常重要。

一路风雨,从旧中国走来,母亲身上保留了一些传统习俗。母亲喜欢把头发顺序往后梳,还在脑后盘成一个圆形发髻,罩上黑色发网,古朴典雅,干净利索。母亲常年身穿自己缝制的大襟衣,疙瘩扣很有亮点,春夏秋冬颜色各异,或蓝、或灰、或白、或黑,给人庄重的印象。母亲身材瘦小,中等个子,慈眉善目,黑发中夹杂缕缕银丝,腰身略显佝偻,嘴角带着微笑,脸上添加了皱纹,但走起路来体态轻盈,很有精神。可以想象,年轻时的母亲,样子应该是很美的。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经人介绍,母亲19岁时与小一岁的父亲相识成婚。婚后,母亲生下四个孩子,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母亲担心我乱跑、走丢,出门劳作、去乡镇赶集,常把我带到身边。一天天,一年年,在母亲怀里慢慢长大,在母亲背上变得坚强,母亲给我的爱是最多的。

母亲经历的岁月全是艰难岁月,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弟几个拉扯大真不容易。家里人口多,父亲主外,负责挣钱挣工分,母亲主内,是家里的“总管家”,家务重担全部落在母亲柔弱的肩膀上,常常是我们进入梦乡,她还在操劳家务。从我记事起,母亲常为全家人的温饱犯愁。冬天再冷,夏天再热,一年四季,母亲起早贪黑,熬更守夜,奔波忙碌,操心操劳。一日三餐,洗衣浆裳,喂鸡喂鸭,如同保姆一般,操持家务。比如,没有打米机、磨面机,母亲用石磨磨面,用石臼舂米,力气活,进度慢,费时多,特别累,从未报怨。

做饭是母亲每天的头等大事。早上太阳刚刚露出鱼肚白,母亲便起床为全家人准备早饭,去井里挑足水,到自留地里摘好新鲜菜,准备好柴火,走进厨房淘米、淘菜,洗锅、升火。家里砌的土灶,灶上放有一大一小两口铁锅,一锅煮饭,一锅炒菜。不上学的日子我就帮忙,在旁边拉风箱,添柴火,平时这些活都是母亲自己管。柴火煮饭速度慢,一顿饭一般需要一个小时左右。做好后,等待参加集体劳动的父亲、哥嫂回家吃饭,吃完早饭,父亲、哥嫂还得继续出工。午饭也很紧张,晚饭时间灵活一些。母亲通常做的就是红苕饭、青菜萝卜饭、豌豆胡豆饭、灰面、玉米面疙瘩这些简单饭菜。看着大家吃得香喷喷的,母亲总是露出幸福的笑容。 家人吃好后,她才开始吃饭。母亲说,父亲在外干活辛苦,吃饱饭才有力气挣工分。

母亲穷了一辈子,没有吃过什么好饭菜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母亲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哥哥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接近尾声,洪涝、霜冻、旱灾、风雹,自然灾害严重,吃饭不要钱的生产队公共食堂, 已出现“寅吃卯粮”的情况,从公共食堂端回的饭菜,稀多干少、汤多菜少,母亲在饭盆里捞出“干饭”先让父亲、儿子们吃,留下汤水自己喝。久而久之,营养不良的母亲得了浮肿病。有一年三月间,家里没有存粮,日子撑不下去了。这时,国家伸出援手,下拨救济粮,指标发到每个农户手中,以帮助群众度过最为艰难的岁月。父亲凭票远赴30多里外的粮站换粮,母亲焦急等待,天快黑了父亲才把玉米、大米背回家,一家人晚上才吃上午饭,饿了一顿饭的日子终身难忘。其实,一天三顿饭变成两顿饭,在寒冷的冬天是常有的事,午饭吃得晚,一会儿天就黑了,晩饭就免了,所以晚上经常饿得睡不着觉。存粮不多的时候,母亲还去弄些折耳根、清明莱、紫苏叶、槐树花等时令野菜野花,添在饭里、面粉里,确保家人填饱肚子。用嫩绿的清明菜做成玉米煎饼,两面金董,特别香,吃了还想吃。我是父母的“老幺儿”,母亲对我多了一份爱怜,除了温暖,还有一份偏心。母亲把家中少得可怜的大米参在苕中、菜里,做成所谓的干饭。做饭途中,我守着灶台,母亲先从水中捞出饭捏上一个饭团,放在锅边,蒸好后最先给我吃,哥哥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我独享美味。一年难得吃上几次肉,过年期间才有几次肉吃。连炒菜用油都很少,有那么一点菜油、猪油的腥味就已经不错了。过生日,母亲就给我们煮个鸡蛋。从童年到少年,虽然母亲做的饭菜很普通,但想起母亲做的菜干饭,煮鸡蛋,摊煎饼,炖猪蹄,卤水豆腐,蒜苗炒肉 ,烟熏腊肉,总是香得满嘴流油,成为一生抺不掉的记忆。农村有咸菜下饭的传统习惯,能干的母亲把做好的霉豆腐、干咸菜、豆瓣酱、大头莱、冬腌菜、水萝卜这些咸菜,分门别类装进墙角一排大小封闭的坛子里,腌上一段时间,打开坛子,便是浓香满屋。

母亲有一手精细的针线活儿。虽然她没有穿过什么好衣服,但希望孩子们穿得体面一些。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家里很少买衣穿,一件衣服洗了又穿,烂了又补。我们兄弟几个的衣服都是母亲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缝制的,常把大人的旧衣服改给哥哥穿,把哥哥的衣服改给我们穿。我们和其他小孩一样盼过年,盼来新年有新衣穿。买不起价钱贵的颜色布,就买白布回家染,通过几道工序,雪白的棉布便成了墨黑、藏青或靛蓝色布,晒干后,母亲量身裁剪赶制,让我们穿上新衣,美滋滋地跟着父亲走亲拜年。衣服破了,母亲找来颜色相近的布料打补钉,针脚细致, 疏密均匀,很难看出补过的痕迹。没有钱买鞋,母亲就亲手给我们做。母亲给我们做得最多的是灯芯绒松紧口布鞋,通过剪鞋样、打鞋底、选面料、刷浆布、缝合鞋底鞋面等繁琐的程序 ,几天时间,一双漂亮合脚的鞋子就成了。为不让我们打赤脚,冬天就多做几双预备着。慈母手中线,我们身上衣,一针一线倾注了母亲浓浓的心血。

母亲眼里容不得一点脏物,爱干净成了她的洁癖。农村土坯房,泥地面,柴禾多,杂件多,养鸡喂猪,清洁不好做,保持难,可一年365天,家里都是一样干净。母亲十天半月就对屋内屋外进行一次大扫除,把家里盆盆罐罐摆得整齐有序,旮旯角落扫得干干净净。家人饭后,她就擦桌子,刷灶台,洗碗筷,把房间、地板清扫一遍。平时要求我们睡觉前必须洗脚,起床后叠好被子,常洗澡、剪指甲。洗手是母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一天要洗几十次,在她身边吃东西,必先叫你去洗手。全家衣服、被褥都是母亲双手洗,一次几大盆洗半天。夏天还好,冬天太冷,经常把母亲的双手冻得通红、甚至麻木,还在坚持洗,晾干后叠得平平整整,放进衣柜里。有了这样的母亲,我们每天都是穿得干干净净的。 母亲常说,出门在外,上学读书,不怕衣服差,不怕补钉多,只要洗得干净,穿上不丢人。再好看的衣服,不干不净,一股异味,怎么给人好印象,做人也是这个道理。

母亲天生乐观好客。家里亲戚多,哥嫂朋友多,只要客人到家,便会笑脸相迎,泡好茶水,拿出最好的食材,煮出最好的饭菜,热情招待他们。有一年冬天,二嫂在修铁路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其亲人远在外地工作,挺着大肚子来到家里,母亲悉心照料她几个月,到宝宝呱呱坠地,方才离去。豁达的父亲,性格开朗,与生产队的人关系融洽。闲暇之余、劳作之中,队上的人喜欢跑来串门,碰到啥就吃啥,从不见外。一天,在地里劳作的父亲带回口信,中午要请几位一起劳动的社员吃饭。“青黄不接”的四月间,家里本来就没有什么好吃的,这突如其来的邀约,真是难为了巧母。母亲急中生智,东家借米,西家借蛋,还把仅有的一只老母鸡杀了,好不容易弄好一桌饭菜,让客人打了一次饱“牙祭”。多年后回到老家,长辈们说起那顿饭,对父亲的热情和母亲的厨艺还赞不绝口。

善良的母亲同情心重。无论是左邻右舍,还是亲朋好友,谁家有困难,母亲总是第一时间帮助,从不要求任何回报。灾荒岁月,经常有生活困难的老大爷、老太婆,拄着拐杖来到院坝、家门口行乞,母亲就搬上一把板凳,让他坐下来喝口水,然后毫不吝啬地拿出家里有限的粮食或蔬菜送给别人,碰到开饭时间,还盛上满满的一碗饭菜,让他吃完再走。邻家张婆婆丈夫去逝早,仅有一间房子半边漏风,一遇大雨,满屋淌水,日子过得可想而知。未经母亲知晓,我把家里不多的小麦、玉米一碗一碗地“偷”给可怜的婆婆。母亲发现后,不仅没有责怪我,反而拉着我,去给张婆婆送了一些吃的东西,张婆婆感动得眼泪汪汪。邻居借米借面,能还则还,时间久了,人家忘了也就算了。母亲借邻居的东西,归还时总要多给对方一些,告诉我们:“有借有还,好借多还,再借不难。”姑父家道中落,境况不如从前,过着等米下锅的日子。上进的一双儿女、也就是我的表哥表姐考进了县城中学,生活补济难跟上。母亲对外侄女儿视如己出,宁愿亏待自己,也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坚持每周烙上一袋玉米、灰面菜饼,专门叫哥哥送到县城学校。几年后,两位“秀才”如愿走进高等学府。表哥、表姐工作后,逢年过节专程从外省回来看望父母,从不空手。

母亲没有上过一天学,也不识字,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妇女。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一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都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我的母亲也是这样,看到人家的孩子读书有了出息,从中悟出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生道理。对我们说:“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才能出人头地,不能像母亲一样大字不识一个,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种田种地做家务。只要读得,节衣缩食,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上学。”母亲爱讲故事,给我们很多启示。她说,古代有位名人〈查证为西汉匡衡),家里比我们还穷,买不起灯油,他去邻家借蜡烛被人家瞧不起,吃了闭门羹。回家后,他灵机一动,找来凿子在墙壁上打了一个洞,邻家的光通过这个洞就到了他家。从此,他白天干活,晩上借助弱光苦读,后来有了大学问,成了当朝宰相。 有一年春季,开学几天了,我还没去报到。家访老师得知因学费没有凑够,便告知父母先叫我上学,不然跟不上进度。母亲把舍不得吃的鸡蛋拿去换成钱,又到亲戚家借了一点钱,凑够了学费。前面几个哥哥都读过初中或高中,我也赶上了国家招生政策改革的好时光,考上一所著名师范学校,走出了“农门”。

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她很明事理,大事小事分得清楚,邻里、哥嫂、亲戚对母亲都非常尊重。风雨几十年,父亲母亲非常恩爱和谐,没看到他们红个脸,给我们晚辈做了一个好榜样,这是全家最大的福气。母亲对几位嫂子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婆媳关系非常融洽。再和谐的家庭,也难免嗑嗑碰碰。比如,大哥大嫂之间因为锁事有了分歧 ,两人都认为自己有理,互相争执,互不相让。母亲站出来,把哥嫂拉到一起,先把哥哥批评一番,再叫哥哥忍气家不败,然后各自陈述,摆事实,讲道理,一阵相互沟通,问题圆满解决,和好如初。我们住的三合院,院里共有十几户人家。遇到邻家婆媳纠纷,母亲常常扮演裁判角色,帮助拉架评理,最后都以化干戈为玉帛的结局收场。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经历过许多老师,也读过孟母择邻、岳母刺字和画荻教子这些育人经典,但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我那不懂孔孟之道的母亲,她用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我们,刻骨铭心。 从小教育我们养成好习惯,不贪小便宜,常讲衣服‘“小洞不补,大洞要一尺五”的俗语。古代有一个小孩,偷别人的东西拿回家,他的妈妈不仅没有制止,还夸他做得好,后来小孩偷盗成瘾,终因负案太多被判了死刑。临刑前,妈妈来见他,他提出再含一次妈妈的乳房,老妈满足了小孩的愿望。不料,老妈的一个乳头被小孩生生地咬断了,并对老妈说:我第一次偷东西回家,你为何不阻止我?我今天的下场是你造成的,你也何该!母亲用朴素的故事告诉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的道理。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母亲行孝的经历最贴心、最深沉,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义”的传统美德。父亲与母亲结婚前夕,爷爷病逝了。按照当地风俗,在大爷爷的主持下,尚未过门的母亲来到父亲家里,以儿媳妇身份,向爷爷尽孝礼,送爷爷人生最后一程。母亲教育哥哥将心比心,要对老丈人、丈母娘好,老丈人、丈母娘也是自己的爹娘。古代有位母亲生了两个儿子,先后接进两个儿媳。大儿媳妇不孝顺,小儿媳妇很孝顺。一天,母亲患病卧床在家,小儿媳妇听到消息后,心里十分难过,马上杀鸡炖汤给母亲送去,由于路滑,不小心把鸡肉倒在了路上,她边检鸡肉边自责,还闭眼自言自语对天发誓:“我不是故意的,请求上天原谅”。说完伸开双眼,低头一看,面前的鸡肉变成了一堆白银;大儿媳妇知道弟媳发财的事情后,立马效仿,照样杀了一只鸡炖好给母亲送去,路途中有意把鸡肉倒在地上,闭眼叩拜,求上天保佑发财。突然一阵电闪雷鸣,狂风大雨,大儿媳妇当场就被惊雷劈死了。母亲的故事告诉我,孝敬父母要诚心,假情假意是要遭报应的。“安安送米”的故事,母亲讲了无数遍:古代有个小名叫安安的男孩,在他七岁的时候,妈妈被爸爸一纸休书撵出了家门,寄居在一个尼姑庵里。安安担心妈妈吃不饱饭,每天就瞒着奶奶,抓一把米放入口袋,藏在上学途中的土地庙里,几月后米存得不少了,他就背着米去看妈妈。见到妈妈,泪如泉涌 。妈妈对安安说,回去后要好好对待奶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贤良淑德,勤劳无私,历经岁月沧桑,尝尽酸甜苦辣,母亲的恩情说不完、道不尽,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一针一线,无不蕴含母亲的温暖,如春风、夏雨、秋月、冬阳,滋润我健康前行。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困难的日子早成过往,美好的时光业已来临,可母亲再也没有机会享受幸福生活,我也无法报答母亲养育之恩,心痛,愧疚。亲近泥土,身份平凡,母亲的生命依然灿烂,如玉兰端庄、荷花圣洁、黄菊素雅、梅花坚强,青春又娇艳,永驻我心田!(刘克安 作者系南充日报社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唐敏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