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

今年6月满300岁,“待字闺中”等人识

发布时间:2020-05-13 22:25:21 来源:中国报道

她,诞生于康熙五十九年(公元1720年),迄今300岁高龄,经历岁月的洗礼后愈显沧桑、淡定、从容,更期盼被发现、重视和妆扮。

5月11日上午,我们辗转来到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大兴乡马村山村看到,原碑垭口村八组10号房屋巍然屹立,这里是蒙氏祠堂。该处房屋为木质主体,穿斗结构,青瓦屋顶。

为了考证此处房屋的历史,找到今年已70岁的蒙毅,他是蒙氏第十三代子孙。只见他走进祠堂,从角落里利索地拿出一匹青瓦,瓦片上阴刻着“康熙五十九年六月二十三日,蒙君锡做瓦四万,子孙受享永远传古”。

“按照农村的习俗,做瓦和修房的时间差不多,这处房屋应该是在康熙五十九年修建的。”蒙毅推算,蒙氏祠堂建筑至今有300年历史了。

“我们蒙氏家族是湖广填四川时搬迁到嘉陵区原集凤镇赵村山村的,但是那个地方不发人(注:人丁不旺),第五代子孙蒙君锡把家搬到碑垭口村来后,到‘泽’字辈就生下了泽寿、泽茂、泽福三大王,不再是单传了。”蒙毅说,蒙氏家族从第八代“泽”字辈开始人丁逐渐兴旺发达,到目前仅碑垭口村就有蒙姓子孙400多人,在蒙毅所属的“宗”字辈后已有“德”“大”“元”“亨”“永”字派的晚辈。

在蒙氏祠堂正门外,立着一块石碑,碑文显示为“太上真武伏魔灵碑”,依稀可见“太乙石敢当”等字样。

蒙氏祠堂正面为木板,门板有5厘米厚,门槛有30厘米高,足见蒙君锡家庭之殷实。走进祠堂,能够看到圆木做成的屋架,全以穿斗结构组建,部分木质随着岁月的洗礼已经发黑。祠堂已有多年不住人,结构依然稳固,除了正中的房屋用于蒙氏后人供奉祖先外,两侧的房屋主要用于当地群众临时堆放农具和柴草。

在原碑垭口村,有蒙家寨遗址与蒙氏家族有关。蒙家寨遗址位于该村七组的蒙家寨山顶,四面均为悬崖。山寨正面修建了石梯,拾级而上到达寨门处,两边为方石砌成笔直的墙壁,最大的方石有1立方米,足有两三吨重。寨门宽2米左右,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当地人介绍,清朝年间,蒙氏家族修建了蒙家寨,一旦有外敌入侵就躲进蒙家寨,并利用蒙家寨的天然地理优势抗击敌人。1964年,当地群众拆除了蒙家寨,利用木材修建了碑垭口村小学校,蒙家寨就仅剩下寨门前的石墙。

“2016年,营山人诸小兵来大兴乡碑垭口村、马村山村和盐溪乡六方碑村租地1100多亩,规划种植精品水果,去年已经实现收益。我家有10多亩地租给他,我爱人在他的基地里打工,每年收入租金和工资2万多元。”原碑垭口村村主任蒲太安尝到了农业开发的甜头,他认为,村里有蒙氏家族深厚的文化,希望以诸小兵的农业产业带动旅游开发,给当地群众带来更广阔的增收渠道,以改变山村落后的面貌。

因碑垭口村为丘陵地势,村里奇峰怪石突兀,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资源。马村山村临时党支部书记蒲大春带领我们前去观看乌龟山,其外形栩栩如生,如一只巨大的神龟趴在山头上一动不动。“神龟是长寿、兴旺发达、风调雨顺等的象征,仅这个乌龟山就能够挖掘出中华民族的很多文化来,希望吸引有识之士前来开发。”马村山村处处有珠玑,蒲大春憧憬着旅游开发的美好前景。(杜小春)

责任编辑:唐敏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